胃肠间质瘤介绍

 

胃肠道间质瘤基本介绍

来源于WikiPedia,翻译者:Sabrina

 

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的间叶细胞肿瘤。胃肠道间质瘤产生于平滑肌起搏器间质细胞或者类似细胞中1。胃肠道间质瘤是由KIT基因(85%)1、PDGFRA基因(10%)1或者BRAF激酶(非常少)。1突变促使的。95%的GISTs积极染色KIT(CD117)。1、2很多(66%)是在腹部发现的,而且胃部的GISTs比在胃肠道任何其他地方发现的瘤有较低的恶性倾向。2

 

背景

GIST在1983年作为一个诊断术语被介绍。1:1060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,许多胃肠道上皮的瘤被称为“胃肠道间质瘤”。组织病理学不能明确区分我们现在知道的不同分子的类型。后来,CD34,再后来CD117被确定为DNA标记,以此区分不同类型。【来源请求:可能需要可靠的来源】加之,因缺乏特异性疗法,诊断分类对预后和治疗影响有限。

因为对GIST分子基础(特别是C-KIT)的鉴定识别使得人们对GIST生物学的理解发生了明显变化。1:1065历史上,在GIST分子定义之前或者之后的短时间里的文献综述声称70-80%的GISTs是良性的。3、4、5分子基础鉴定GIST导致之前许多被认定为GIST的瘤被排除了,也有较大数量的瘤被合并进来,如之前被标记为其他类型的肉瘤及未分化型癌。比如,一些胃和小肠平滑肌瘤肉(肌肉瘤恶性肿瘤)的之前的诊断会在免疫组化学染色基础上被重新分类为GISTs。所有的GIST瘤现在被诊断为带有恶性倾向,没有GIST瘤能被诊断为“良性”。6所以,所有GISTs在AJCC(美国癌症联合会)(第七版)/UICC(国际抗癌联盟)中符合癌的条件的。7尽管如此,不同的GISTs根据它们的初始位置、尺寸和有丝分裂数量对它们的复发或者转移趋势有不同的风险估计。

由于定义变化,在当前的时代,2000年前的护理临床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提供信息的。1

 

病理生理学

GISTs是结缔组织瘤,比如,肉瘤;不像大多数消化道肿瘤,它们是非上皮源性的。大概70%发生在胃里,20%发生在小肠,小于10%发生在食道。小瘤一般是良性的,特别是细胞分裂率低的,但是大的瘤会转移到肝、网膜和腹腔。它们极少会发生在其他的腹部器官。

GISTs被认为起源于Cajal(ICC)间叶细胞,Cajal是肠的植物性神经细胞通常的部分。2它们在控制运动中充当触发器的功能。

C-KIT突变

大约85%的GISTs与反常的c-KIT途径有关系。C-KIT是一个基因,为干细胞因子(scf)生长因子跨膜受体编码。反常的c-KIT途径最通常(85%)来源于基因自已突变;GISTs相连的c-KIT更小的子集通过在蛋白质转印法1:1062中发现与KIT代谢途径持续性活动有关。C-KIT产品/CD117表达于ICCs,大量其他细胞,主要是骨髓细胞、肥大细胞、黑色素细胞及几种其他细胞。然而,在肠粘膜,CD117染色阳性很可能是GIST,来源于ICC细胞。

C-KIT分子包含一个长的胞外域,一个跨膜节段,一个细胞内的部分。突变通常发生在细胞内部(扮演激活其他代谢酪氨酸激酶)编码DNA(外显子11)上。突变使得c-KIT功能被干细胞因子(scf)独立激活,导致高细胞分裂和可能的基因组不稳定性。额外突变对c-KIT突变细胞发展成GIST很可能是“需要”的,但是c-KIT突变很可能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。

在GIST中,c-KIT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外显子11,9上,也有少数发生在13和17上。C-KIT的络氨酸激酶在GISTs的药物治疗上很重要,如下描述。

  • 在c-KIT 外显子17上的KIT-D816V点突变是负责抗靶向治疗药物如甲磺酸伊马替尼,络氨酸激酶抑制剂。
  • KIT-p.D419del(外显子8)-胃肠道间质瘤的一个子集,之前被认为是携带在KIT外显子8(D419del)体激活突变的野生型瘤。8

PDGFRA突变

很多携带野生型(比如不突变的)GIST细胞,在另一个基因出现突变,PDGFR-α(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),与络氨酸激酶相关。在c-kit和PDGFrA上突变是互相排斥的。4、5

野生型突变瘤

少数GISTs既与c-kit无关,也与PDGFR-α异常无关。1:1062大约10-15%的胃肠道间质瘤携带野生型序列在KIT和小板源野生型受体(PDGFRA)(wt-GISTs)所有热点上。这些瘤目前定义为在KIT基因外显子9,11,13和17以及PDGFRA基因外显子12,14和18没有发生突变。